
这阵子要么失眠,要么乱梦一夜,这种睡眠的外相,该是一种心境转换的节点,就像身体一样,在季节的转换时,总要有着一些很强烈的适应期。
今天打开电脑,也是不知道该写什么。美国的耶伦,看一眼,依旧是闹剧连连。譬如,上一次的饭局之后,无数的人又开始盯着这一次了,看看有哪个不长眼的又和耶伦一起吃饭。
结果,还真的被它们找到了;
毋庸置疑,上面的这五个和耶伦合照的女性又被骂成了皇军认证。
但不好意思的一点是,其实上面这张耶伦的合照,其实事发地是在韩国,而上面的这五个女的都是韩国的。
其实这一类现象,我早就说过。制造它们的,有两种力量;
一种是纯粹为了流量而肆意造谣的那种,这种人平时喜欢攻击一些说实话的作者,名人,制造矛盾等等,然后借以达到流量目的,但这两年没有人愿意给他们攻击了,那么只能制造一些矛盾,然后上面这些合照的假照片也出来了,这一类人属于坏的那一类,明明知道事发地不在中国,但为了流量也要不择手段,制造矛盾。
第二种就是这帮愚昧的群体了,他们的信息面比较狭隘,每天收获的都是单一的信息,就譬如上面的那一类为了流量不择手段的人,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。也许有人会说,它们不会看其他的新源吗?其实也会看,但这一类愚昧的人之所以愚昧,是有着一个共性的,那就是它们在获取信息的心态是和正常人不一样的,正常的人是获取信息,而它们获取信息只是为了让自己舒服,换句话说,它们只能接受在自我认知之内的信息,即便这个信息是假的,也能接受,相反,即便是真的信息,但它们因为超越了认知,内里就不会“接受”。于是,长而久之,它们的信息源就只能徘徊在自我的认知那个圈层。
看到“另类”的,就群起而攻之。
这两类能占据主流的原因,其实也不复杂,一是好人的隐退,甚至是曾经那些看似是好人的撕下了伪装,
就好比已经消失在视线内的一个作家,刚好今天也在网络上有了信息,说是写了一篇文章,标题是《知识分子从未像现在这样堕落》
因为没有详实的来源,这篇文章究竟是不是她写的,不敢确定,但不论是与不是,仅仅这篇文章的标题其实便已经道尽了当下的现状。纵观一下这些年的知识分子,先说作家群体,除了这位女作家,在最晦涩的那几年写过几篇日记,顶风做了一个文人该做的事情之外,其他的作家,某娃,某画,包括前几天被围攻的莫言,是没有一个作家在那个时候说几句话的。在这里不是说斥责他们,因为任何人都没有理由绑架他人的,风险很大,最终他人的沉默就好。但不得不说的一点是,作家群体的沉默,甚至是有极个别的马屁连连的行为,正是造就上面那两类成为主流的一大助力!
规律就是这样,城市荒芜一段时间后,霸占街道的不就是小动物吗?同理,真实的声音消失,剩下的就只有谎言。也所以,当我现在看到某娃的女儿因为几首小诗,就被那些网络流氓意淫,甚至是很淫秽的人身攻击时,是不会多说一句话的,因为在很多时候,有些人该有的觉悟是,即便你退让了,但人的欲望是占据更多,直到将你逼到退无可退,跳下去才可以的。
当然,他们也是要比说出遥遥领先的张维为要好很多的,起码没胡说。只是他们不如上面的那个女作家值得让人尊重罢了。
除了好人的隐退造就了它们之外,另一个造就它们的点有点敏感,咱们不敢评论,唯一能说的是,这是一个回旋镖,怎么来的,最终便会怎么回去,而且回去的时候力度是要比来的时候要大无数倍的。
一位已经离开的记者曾经说过一段话:“如果有一天你悲哀的发现,坦坦荡荡的君子需要战战兢兢,厚颜无耻的小人反而趾高气昂。那不是你的问题,那是这个xx的疾病。”
这段话需要送给的第一个就是自己,在昨天的文章里说过一句,我是什么样的人,就是一个很务实朴素的小写手,每天百儿八十的收入够吃饭就可以,这是我最真实的心声,因为在当下的这种氛围下,你能做到的唯一一点,便是先活下来,其他的都是后话,能熬过去最艰难的时候,活下来其实就已经可以了。
也送给此刻正迷茫着的几个同行,昨天看到一位现实中不认识,但却经常转发互动的作者,很是愚昧的叹息,自己的文章已经写废了,账号做到了半死不活,感觉很无奈,很荒凉的感觉。
我想说的是,你还要怎么样啊,起码你现在还可以写,还能活着,难道这不就够了吗?
真的,目前最朴素的愿望,就是,活下去。就这么简单。
